广州花都:党建红引领就业路
走进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“就业指导进基层”培训现场,“新新相映”流动人员党群服务中心邀请高职院校专家结合实例,生动讲解人工智能应用,流动人员踊跃参与,互动热烈。中心党支部书记郑诗华介绍:“我们有效链接职业院校和用工企业,学员可以在这里获得免费的专业培训和岗位推荐,为流动人员就业点亮了新希望”。
近年来,花都区以“新新相映”党建品牌为引领,将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就业服务效能,构建起覆盖“引才、育才、用才、留才”的全周期服务体系,让流动人员“下了火车有服务、扎根花都有归属”,为超大城市流动人员就业服务探索了有效路径。
以党建统领为核心,成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党支部,创新构建“党组织统筹管理、市场化运营反哺、公益性服务托底”的运行模式,打造“造血式”服务引擎。通过承接政府技能培训、组织招聘会等公共服务项目,将市场运营收益定向反哺党建阵地建设与就业服务,实现从“财政输血”向“自我造血”的转型,去年以来累计创造服务收益超60万元,为党群服务阵地可持续运作提供保障。组建“党员就业创业帮扶先锋队”,45名流动党员亮身份、担职责,在职业指导、技能培训、政策宣讲中发挥先锋作用,推动党建工作与就业服务同频共振。
融合党群阵地功能,打造“就业驿站+培训中心+调解中心”三位一体服务阵地,构建“一站式”就业枢纽。就业驿站聚焦供需对接,常态化举办“春招”“秋招”等专场招聘活动,去年至今已开展9场招聘会,将岗位信息精准推送至社区网格,提供岗位超3000个,服务覆盖近2万人次。培训中心紧扣产业需求,开设家政服务、新媒体运营、AI人工智能训练师等前沿工种培训,开展18期课程,培训1458人次,推荐就业1100人,同步打造了“新新相映”直播间,实战培育主播138人。调解中心前置介入劳动关系矛盾,及时化解劳资纠纷,为流动人员和企业构建公平公正、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。
强化数字赋能,搭建“指尖上”就业生态,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智慧就业服务体系。线下配置智能就业一体机,集成岗位查询、简历投递、政策咨询等功能;线上接入“花智聘”数字平台,开设流动人员专属就业专区,实现岗位信息实时更新、智能匹配。创新“扫码求职”便捷模式,企业扫码发布用工需求、求职者扫码提交就业意向,系统自动完成岗位精准推送,实现“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”。
坚持“党建搭台、多方联动”,构建“政企校社”协同服务体系。与20余家优质企业建立岗位资源联盟,形成涵盖管理岗、技术岗、产业工人岗的多维度岗位池,满足不同层次流动人员就业需求;与高校、技工院校共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,为流动人员考取职业教育技能等级证书提供便利渠道,目前参加“新新相映”技能培训的人员持证率超过80%;与本地金融机构合作推出“创业贷”等专属产品,有效缓解创业资金短缺难题;联合产业园区打造“新连心管家”等家政服务品牌,推动服务标准化建设,提升家政服务行业整体形象与市场竞争力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