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州大埔:党建引领强根基 乡村振兴添动能
从产业“后进村”凭水产养殖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倍增,到社区治理破解“大社区办小事”难题,再到“她力量”绽放乡村创业舞台……近年来,梅州市大埔县以党建为引领,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与治理效能,面对产业发展瓶颈、基层治理难题、民生服务需求,大埔县聚合力、破难题、促发展,有效激活了乡村内生动力,交出了一份党建领航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“大埔答卷”,为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注入强劲动力。
兴产业
一条鱼激活村集体经济
“水温、供氧、投喂全自动化管理,养殖效率提升3倍。”在枫朗镇墩背村的水产养殖基地里,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端实时监控水质、病害预警,短短几分钟便掌握了养殖池内鱼儿的生长环境。这是该村致力发展的水产养殖项目。
2023年,墩背村还是产业单一、村集体收入仅3.7万元的“后进村”,仅一年时间,该村凭一条鱼“游”出了2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。
破局之法,在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。
2023年10月,响应外出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带动农村共同富裕的号召,梅州市湖洋生态水产公司落户墩背村,发展水产养殖业。面对发展困境,墩背村在了解水产养殖发展前景的基础上,通过“企业示范+农户跟学”,凝聚村内47名党员力量,成立“养殖产业党支部”,把党支部建在项目部上,同时成立“墩湖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”,以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联农带农模式,吸纳32户村民入股,党支部牵头制定《墩背村水产养殖产业三年行动计划》,整合10亩闲置土地建标准化养殖基地,实现规模化、集约化发展。
以水产养殖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,2024年墩背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,引入的梅州市湖洋生态水产公司全部投产后,预计年营收超1800万元,可带动30户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。
同样因党建焕发生机的,还有大麻镇桃石村的茶叶产业。面对茶叶品质不高、产出率低等问题,大麻镇党委以构建“三维党建赋能”体系交出了漂亮的答卷:联合12名党员专家构建结对帮扶机制,同时以多阶段式培训跟踪服务为茶农提供技术赋能,并创新建立“政府引导、企业带动、茶农参与、高校支撑”的四方联动机制。
“现在产业越做越大,我们的茶叶卖得越来越好,钱包终于慢慢鼓起来了。”一位茶农感慨道。目前,桃石村党员参与产业服务实现了100%覆盖,每年带动村民灵活就业1000人次以上,带动100户茶农稳定增收,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。
为让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得到充分发挥,今年来,大埔县开展“两个覆盖”集中攻坚,对全县新兴领域企业、社会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,建立“一企一表”“一社一档”,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25个、社会组织党组织38个,覆盖率分别达83.33%、84.40%;开展第二批驻企体验服务工作,选派18名机关党员干部驻点联系无党员企业18家。
惠民生
社区服务托起群众微幸福
“以前这里堆满杂物,现在干净了好多,看着舒心。”看着整治后的湖寮镇城北社区城北路,住在附近的居民心头的“烦心事”解决了,纷纷点赞。
作为人口数量占了县城一半的超大社区,城北社区面临着“大社区如何办好群众小事”的治理难题。其中城北路的环境变化,离不开大埔县湖寮镇打造“345”城市党建工作品牌,探索构建“组织扎根、服务下沉、幸福抬头”的基层治理模式,在居民群众“家门口”托起满满的“微幸福”。
“我亲眼见证了城北路的变化,看到居民们这么高兴,感觉一直以来的努力都是值得的。”负责城北路所在网格的网格员林旭慧感慨道。目前,城北社区划分成9个网格,每个大网格细分出35个微网格,由当地党员、居民代表担任网格员,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及时协调落实,切实打通了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而林旭慧这份“值得”的背后,是大埔县湖寮镇从阵地队伍建设、治理机制创新到民生服务升级的全链条发力。
在阵地队伍建设上,湖寮镇通过“三联”打造标准化服务矩阵,即“领导联片‘包片下沉’、干部联户‘敲门服务’、‘五员’联动‘合成作战’”。21名镇党政领导驻点23个村(社区),选派107名机关干部、133名村两委干部包片驻点村级网格,1800多名报到党员、18名挂点民警、4名驻点律师、173名人民调解员、21名社工“混合编组”,将服务触角从社区延伸到物业小区,从党群服务中心延伸至农家小院,为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幸福筑牢坚实防线。
在治理机制创新上,湖寮镇通过建立完善网格联户表、发放党群联心卡、建立《民情日记簿》、建立“民意码上说”云平台等四项措施,畅通与基层群众沟通的桥梁。
在民生服务升级上,湖寮镇深化“五维”服务体系,做到宣传服务“接地气”、志愿服务“配好单”、解忧服务“送上门”、调解服务“不隔夜”、应急服务“平急转”,及时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。
指导残疾人商户陈旭龙通过二维码咨询成功办理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、10天内改善群众反映的新寨村排污排水不畅导致道路受阻问题、化解龙岗村村民因工人误伐树木造成房屋围墙受损而引起的纠纷、组织2800名县直单位和镇村党员干部志愿者下沉一线开展爱国卫生运动……可以看到,在湖寮镇,一件件民生实事,通过治理资源直达“末梢”,让民生温度可感可触。
湖寮镇的探索,是大埔县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个精彩缩影。如今,这种探索已演变为全县范围内多点开花的蓬勃局面。从网格管理到民生实事、从线下走访到线上接单,大埔县正以实际行动,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,以“红色引擎”驱动“百千万工程”提质增效,为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