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州大埔:“人才+科技”助力蜜柚香飘四海
近年来,大埔县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,以蜜柚特色产业为核心抓手,通过精准培育人才、优化创业环境、注入科技动能、延伸产业链条,构建起“人才引领产业、产业带动振兴”的发展格局,为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落地见效注入强劲活力。

大埔蜜柚。受访者供图
培育本地人才
吸引优质团队
围绕蜜柚产业发展需求,大埔县靶向开展技能培训,为产业培育“新农人”队伍。
今年4月,该县开设无人机驾驶技能培训班,特邀拥有大疆UTC无人机飞行员资质的老师郑志鹏授课,以“理论+实操”模式,系统讲解无人机法规、安全操作、航拍技巧等内容,助力柚农掌握现代化农业工具。
9月,针对蜜柚电商销售痛点,大埔县联合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办“农村电商”蜜柚采摘销售培训班,电子商务专家徐汉柱、刘圆圆、唐瑛等围绕电商赋能产业、抖音运营、直播技巧等主题授课,学院师生团队还现场指导学员开展直播带货,让百余名蜜柚种植户、合作社成员及返乡青年快速掌握电商运营技能。

大埔开展电商技能培训。受访者供图
除了培育本地人才,大埔还依托梅州市“免费梅州”政策红利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吸引优质创业团队扎根。
中科紫荆(广东)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创业团队便是其中之一。团队负责人丘武新表示,“免费梅州”政策与团队需求高度契合,免费入驻场地大幅节省初期开支,让资金能集中投入项目运营。
入驻后,该公司凭借技术优势,迅速对接本地无人机培训、农业植保、蜜柚运输等需求,订单量稳步增长,推动以无人机应用、智慧农业为代表的新业态融入蜜柚产业链,形成“人才集聚—技术创新—产业升级”的良性循环。
科技创新赋能
打破产业瓶颈
当前,技术创新正深刻改变大埔蜜柚传统生产模式。
大埔高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奕棋算了一笔“账”:“无人机一次能运150斤蜜柚,两公里路程仅需两分钟,员工运一车的时间,无人机能运三车,效率提升了好几倍。”如今,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蜜柚植保、运输等环节,显著降低人力成本、提升生产效率。
为破解蜜柚“销售周期短”难题,自2019年起,大埔县积极对接华南农业大学、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,引入高枝嫁接技术改良品种。大埔县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、高级农艺师刘文强介绍,通过高枝嫁接换成红宝石、西施柚、葡萄柚等优良品种,已落地3万亩,将蜜柚销售期延长至次年1月;同时,县里每年组织多场技术培训,邀请专家指导病虫害防治、新品种应用,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。
此外,在保障蜜柚稳产增收的基础上,大埔县引导企业向精深加工领域发力,让“柚子浑身是宝”成为现实。通美实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李伟介绍,企业已自主研发超过100种蜜柚产品,涵盖食品、日化、健康护理等领域,将蜜柚从“季节鲜果”转化为“常年消费品”,年产值达1亿多元。

